close
造反

曹叡如何駕馭司馬懿的?

司馬懿統兵對抗諸葛亮北伐的時期是魏明帝曹叡在位

司馬懿年紀比曹丕大

曹叡小了司馬懿很多歲

曹叡是很短命

曹叡生前如何駕馭司馬懿的

與諸葛亮對抗的魏國將領們除司馬懿以外

年紀很多長於曹叡的

曹叡如何讓這些統兵將領服從的

請教各位前輩

謝謝。


魏主曹叡因對司馬懿產生疑忌

便削奪了他的兵權

將他罷歸田里。

那麼

曹叡對司馬懿的疑忌是對還是錯呢? 不辨真偽

惑於流言   曹叡這次之所以將司馬懿削職還鄉

是因為聽說司馬懿要起兵造反。

而能證明司馬懿起兵造反的證據

只有洛陽、鄴都等處街上的傳聞和鄴城門上的一張告示。

儘管曹叡沒有完全相信這些傳言和告示

但他對這些傳言和告示也沒產生多大的懷疑。

最後還是在半信半疑中將司馬懿撤職了。

  其實關於司馬懿要起兵造反的流言是很容易被識破的。

首先

起兵造反都有一定原因

也就是造反者與被反者之間要有仇恨

這種仇恨可以是私仇

也可以是公仇。

然而

曹叡剛剛即位

對司馬懿並無得罪之處。

再從鄴城門上的告示看

造反的目的是廢掉曹叡

擁立陳思王曹植。

但實際上

司馬懿與曹叡的父親曹丕的關係十分密切

他怎可能反過來支持對漢室同情

且與自己理念不合的曹丕死對頭?   其次

若起兵造反

一般要有很長一段醞釀準備的時間。

但司馬懿才剛到雍、涼之地不久

便謠傳其欲反

以司馬懿老謀深算的個性

又怎會如此倉促舉事?何況若真要起兵廢掉一個皇帝

還必須找出充分的理由

也就是較為詳細的檄文

列舉出其全部罪狀。

只用「素無德行

妄自居尊」幾個字是不能服人的。

再說檄文一般應發至各州各郡

廣為傳播才是

怎可能只在某個城門上貼一道告示就完事呢?   更重要的是

若司馬懿確有欲反之舉

那麼消息應首先從雍、涼之處傳出

為什麼現在雍、涼之人不知

洛陽、鄴城反說得沸沸揚揚?   以上這些疑點很容易發現

也很容易識破。

但曹叡為什麼對「流言」中的這麼多可疑之點不疑

而對本無疑點的司馬懿反而生疑呢?   第一

曹叡對司馬懿「素懷疑忌」。

曹叡的生母甄氏

為後來得寵的郭貴妃陰謀陷害而死

這讓當時尚年幼的曹叡頓失依靠

在宮中地位岌岌可危。

為求生存

他對身邊的人總存有戒心。

所以

既然司馬懿已在他心中投下了「不放心」的陰影

一旦發生狀況

他自然要先往壞處想。

  第二

曹叡對真假不能明辯。

所謂「謠言止於智者」

當「司馬懿要造反」的傳言起來時

中軍大將軍曹真就已警覺事有蹊蹺

他對曹叡說:「或者蜀、吳奸細行反間之計

使我君臣自亂

彼卻乘虛而擊

未可知也

陛下幸察之。

」如果曹叡能明察的話

司馬懿就不會被冤枉了。

不思利弊

輕信讒言   當曹叡看到鄴城門上的告示以後

大驚失色

急忙把群臣找來商議此事。

這時太尉華歆說:「司馬懿上表乞守雍、涼

正為此也。

先時太祖武皇帝嘗謂臣曰:『司馬懿鷹視狼顧

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

』今日反情已萌

可速誅之。

」司徒王朗也說:「司馬懿深明韜略

善曉兵機

素有大志;若不早除

久必為禍。

」華韻和王朗一唱一合

欲置司馬懿於死地

結果曹叡並未分析其中利弊

輕信了他們的讒言

當即降旨

欲興兵御駕親征。

  當司馬懿退了軍馬

到曹叡面前哭著申辯道:「臣受先帝託孤之重

安敢有異心?必是吳、蜀之奸計。

臣請提一旅之師

先破蜀

後伐吳

報先帝與陛下

以明臣心。

」這時華歆見曹叡有些動心

怕他改變主意

急忙說:「不可付之兵權。

可即罷歸田里。

」於是曹叡將司馬懿削職回鄉。

  明代馮夢龍說:「不可以一時之譽

斷其為君子;不可以一時之謗

斷其為小人。

」(《警世通言》)華歆、王朗對司馬懿的看法

只代表少數人的意見

而曹真等還比較公允。

然而曹叡無法辨明此是否為「一時之謗」

就輕易地相信了讒言。

  這件事若從司馬懿的角度來看

真可謂:「周公恐懼流言日

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

一身真偽復誰知?」(唐‧白居易〈放言五首〉) 黃吻領兵

城陷地失   司馬懿中計遭貶

倒楣的不只是他一人

曹叡也深受其害。

  當初諸葛亮散佈謠言的目的

就是為了除掉司馬懿這個「蜀中之大患」。

現在司馬懿雖僥倖未死

但也已被削職回鄉。

諸葛亮沒了可憂慮之人

遂開始興兵伐魏。

結果

曹叡所能派出的將領都「非諸葛亮的對手」

只好連戰連敗。

  話說諸葛亮領兵三十萬

出屯漢中

使曹叡大為震驚。

他急忙命夏侯淵之子夏侯楙為大都督

調關西諸路軍馬二十餘萬

前來迎戰諸葛亮。

夏侯楙雖掌兵權

但未嘗臨陣。

再加上此人「性最急

又最吝」

所以很多人都認為:「今付以大任

非其所宜。

」可他自己卻說:「吾自幼從父學習韜略

深通兵法。

汝何欺我年幼?吾若不生擒諸葛亮

誓不回見天子!

」因夏侯楙是駙馬

又誇下海口

別人就不敢再言。

  後來

夏侯楙派韓德為先鋒

韓德即帶領四個兒子來戰趙雲

結果第一仗趙雲便力斬五將

使魏兵銳氣大挫。

緊接著諸葛亮又用計連續取下安定、天水、南安三城

並獲得智勇雙全的姜維。

夏侯楙自知罪責不輕

乾脆帶著數百人投羌胡城而去。

  這是曹叡削奪司馬懿兵權

並以懦弱無能的膏粱子弟取而代之以後

所遭遇的第一個打擊。

參考資料 三國啟示錄

司馬懿破八卦陣,司馬懿 諸葛亮,魔獸三國司馬懿,司馬懿破八陣圖,司馬懿的個性,司馬懿的生平,司馬懿死,司馬懿之心,三國司馬懿,司馬懿的對手司馬懿,曹叡,諸葛亮,夏侯楙,造反,曹真,歸田里,曹丕,子夏侯楙為,趙雲

八王之亂|火藥|八國聯軍|南京條約|馬關條約|百日維新|文成公主|康熙|伊犁條約|西安事變|南京大屠殺|李清照|五胡亂華|甲午戰爭|太平天國|白蓮教|雍正|鴉片戰爭|乾隆|鄧小平|靖康之難|貞觀之治|毛澤東|北京條約|北洋水師|中日戰爭|中法戰爭|印刷術|北洋軍閥|九一八事變|義和團|天地會|慈禧太后|

造反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12122703643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qwe1014004 的頭像
    qwe1014004

    資訊管理中心

    qwe10140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